傳澈 說道:
2015-08-01 16:09:58
請問 師尊師姐:
「無住」是安住的關鍵。一般我們學佛是為了把心安住。但世俗是因緣法,如安住於世俗的,均為非住。二祖找達摩祖師安心,但覓心了不可得,就安好心了。?八不中道,講不ㄧ不異,不....,還是把心安在不ㄧ,不....上,藉由安住在非染上,而逐步接近中道。但這也是歸謬的方式,來脫縛去染,並非直取直心。
禪宗祖師講的無依道人,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對凡夫而言,經常是無法取證的空中樓閣。如何的看破,放下而得心安?無心可安而得安住?ㄧ般更有法師說:當你看破、放下一切時,自有真空妙有,故不必擔心。當了知無常、苦、空、無我後,必有常、樂、我、淨,隨後就來。真是如此嗎? 既已看破放下,又豈會在意真空妙有?既破無常,豈執於常?
澄觀大師心要法門: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凡夫弟子每每接觸此類佛教說法:一心等於無心,制心一處等於空觀,無住等於安住,無依才是真依.....等。常不知如何精確的掌握經教的內函,而這些恰好是修行的關鍵,思維修也還好,稍可意會。但真正如何去實踐,總不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含糊地帶過。人生難得,遇佛法更難。難道末法時期就真如此?自力不行,只能靠他力念佛往生?
請教導,合十。
0

|
0
傳澈 說道:
2015-08-02 12:05:19
此帖發問,似乎不甚恰當,但ㄆㄛ出已不可改,甚慚愧。發願讀完涅槃經,了解常樂我淨之意,以補前愆。如有誤導,請勿盲從,千萬以 師尊的回答為正見。
0

|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5-08-05 16:32:53
「無住」是安住的關鍵此「無住」乃指六根收攝之意
六根攝之同時 心不為所動故名 安住
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起因自應所中之所以然 六根染污塵勞之辨識 故舉心是妄 住己所相生其塵勞之心也
萬緣能破 破不了己念之執 此乃不易覺察之無明本
然也 真空自妙有 尚有般若補足
念佛往生 尚且淨性 念念無相無念 方得究竟解脫
帶業往生 難免再入凡聖同居土 續而修之
法門萬千 唯一心所現 開 示 悟 入亦以識田為根據地
一心不等於無心,...無心乃靈淨透徹之狀態
一心則指心無旁騖
制心一處不等於空觀,......制心 為之收攝六根
一處則指無法之清淨所
置心一處 此心則為能凝神閉觀之心
空觀 指自見念生滅 成其過客不為所動
無住未必安住,............安住乃指不提識理(提識理則功用智生)
無住則為意不取念相
無依非是真依.....真依無須依 故言無依無不依
無依起因貪愛尚存
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