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3(無取捨故則無所著。無所著故則超過世間)

傳舜 說道:
2015-12-08 16:39:31
文殊師利。汝已證入正性離生耶。曰我已證入。而亦復出。須菩提言。
云何證入而復還出。文殊師利言。仁者當知。
此是菩薩智慧方便。於正性離生。如實證入。方便而出。
須菩提。譬如有人善於射術。
有一怨敵念欲害之。射師有子憐愛甚重。時彼愛子在曠野中。
其父謬謂是所怨讎。放箭射之。子便大喚言。
我無咎何為見害。時彼射師。有速疾力。
急往子所。卻取其箭。菩薩亦復如是。
為調伏聲聞辟支佛。故入正位還於彼出。
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以是義故名為佛地。須菩提言。
云何菩薩而得此地。文殊師利言。
若諸菩薩住一切地而無所住為得此地。
若一切地悉能演說。而不住於下劣之地。為得此地。
若有修行。為盡一切眾生煩惱。而法界無盡。
雖住無為而行有為。於生死中如園觀想。不求涅槃。
為得此地。所有志願悉令圓滿。
得無我忍成熟眾生。為得此地。
得佛智慧而不於彼無智人所生瞋恨心。為得此地。
為求法者轉於法輪。而於法界亦無差別。如是修行為得此地。
復次若諸菩薩。摧伏魔怨而現作四魔。
為得此地。須菩提言。文殊師利。
此菩薩行一切世間甚為難信。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
如汝所說。是諸菩薩行於世間超過世法。
須菩提言。文殊師利。當為說此超過世間。
文殊師利言。夫世間者名為五蘊。於此蘊中。
色聚沫性。受水泡性。想陽焰性。行芭蕉性。識幻性。
如是當知世間本性。聚沫陽焰。泡幻芭蕉。
是中無蘊無蘊名字。無眾生無眾生名字。
無世間超過世間。若於五蘊如是正知名為勝解。若正勝解則本來解脫。
若本來解脫則不著世法。若不著世法則超過世間。
復次須菩提。五蘊本性空。若本性空則無我我所。
若無我我所是則無二。若本無二則無取捨。
無取捨故則無所著。無所著故則超過世間。
  請教 恩 師   師姐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
0 unlike | like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5-12-09 11:23:35
若無我我所是則無二。若本無二則無取捨。
無取捨故則無所著。無所著故則超過世間。
然也
心所認定成執見
任他眾象無由生
神識本具神通力
無二之法無我所
0 unlike | like 0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搜尋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