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四5(陀羅尼。)

傳舜 說道:
2016-01-08 09:20:42
文殊師利言。天子。若諸菩薩。於一字一句初不移動。
然彼字句義門處所。近遠淺深皆如實知。謂知空處。知無相處。
知無願處。知遠離處。知無所有處。知無生處。
知如如處。而於其間。無受無作。無解無知。
是故得言唯字句耳。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言。
善哉善哉。文殊師利。汝今已得陀羅尼故。
乃能如是分別說也。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
我實不得彼陀羅尼。何以故。世尊。
若有得是陀羅尼者。斯則名為愚癡凡夫。
非佛世尊及諸菩薩得陀羅尼。所以者何。世尊。
彼諸凡夫癡眾生等。有取著故得陀羅尼。取著何等。
所謂取著我故得陀羅尼。取著人故得陀羅尼。
取著壽命故得陀羅尼。取著丈夫故得陀羅尼。
取著斷滅故得陀羅尼。
取著常恒故得陀羅尼。取著貪欲故得陀羅尼。
取著瞋恚故得陀羅尼。取著愚癡故得陀羅尼。
取著無明故得陀羅尼。取著有愛故得陀羅尼。
取著身見故得陀羅尼。取著五陰故得陀羅尼。
取著十二入故得陀羅尼。取著十八界故得陀羅尼。
取著憶念故得陀羅尼。取著分別故得陀羅尼。
取著六十二見故得陀羅尼。如是乃至。
取著一切諸行故得陀羅尼。是故凡夫得陀羅尼。
所以者何。若法為彼愚癡取著。
是則凡夫所得。非謂佛得。非聲聞得。非辟支佛得。
非菩薩得。以是義故。唯彼凡夫得陀羅尼。何以故。
彼諸凡夫。以愚癡故言有取得。
非佛世尊及菩薩等。爾時善住意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言。大士。
仁若不得陀羅尼者。將無墮彼頑鈍位乎。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我真頑鈍。何以故。
夫頑鈍者。謂無所知。我所行處不可知故。
是故一切諸佛世尊及諸聲聞緣覺菩薩。
皆墮頑鈍。非諸凡夫。所以者何。一切凡夫在於數中。
諸餘智人盡入頑鈍。如須陀洹障礙行故。
貪欲心行尚墮數中。何況愚癡諸凡夫等而非數也。天子。是故得言我為頑鈍。
我實不得彼陀羅尼。何以故。乃至一法我無所得故。
說是法時。彼大眾中有五百比丘。
聞此法門不能信受。生大恐怖起誹謗心。
發惡心已棄捨而去。即自見身墮大地獄。
爾時尊者舍利弗白文殊師利言。大士。
仁今且住。勿說如此甚深經典。所以者何。
今此會中五百比丘聞此法門。
不能信受生大怖畏起誹謗心。即自見身已處地獄。
文殊師利語舍利弗言。舍利弗。汝今不當妄起分別。
何以故。乃至無有一法墮地獄者。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無所生故。汝今云何忽發斯言。
令我休止勿宣是法。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
依止我見。依止人見。依眾生見。依壽者見。
依諸見已。雖復供養恒沙如來應供正遍覺及比丘僧一切眾具隨須奉給。
如是供養盡其形壽無有休廢。若復有人聞我所說甚深法門。
一切世間所不能信。謂空無相無願無作。
寬大寂靜。無生無滅。無我無人。
無眾生無壽命。無常苦無我。如是諸法。
聞已誹謗墮於地獄。然舍利弗。即此善男子善女人。
得聞如是甚深法已。雖墮地獄。從地獄出速得涅槃。
   請教  恩師   師姐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
0 unlike | like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6-01-11 07:49:32
於一字一句初不移動。
然彼字句義門處所。近遠淺深皆如實知。謂知空處。知無相處。
知無願處。知遠離處。知無所有處。知無生處。
知如如處。而於其間。無受無作。無解無知。
總持不動尊
總持陀羅尼 是也。
0 unlike | like 0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搜尋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