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聞無上、 安隱授記聲, 歡喜未曾有, 禮無量智佛。
今於世尊前、 自悔諸過咎, 於無量佛寶, 得少涅槃分,
如無智愚人, 便自以為足。 譬如貧窮人、 往至親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設諸肴膳。 以無價寶珠、 繫著內衣裏,
默與而捨去, 時臥不覺知。 是人既已起, 遊行詣他國,
求衣食自濟, 資生甚艱難, 得少便為足, 更不願好者。
不覺內衣裏、 有無價寶珠。 與珠之親友, 後見此貧人,
苦切責之已, 示以所繫珠。 貧人見此珠, 其心大歡喜,
富有諸財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於長夜,
常愍見教化, 令種無上願。 我等無智故, 不覺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餘。 今佛覺悟我, 言非實滅度,
得佛無上慧, 爾乃為真滅。 我今從佛聞 授記莊嚴事,
及轉次受決, 身心遍歡喜。
請教 恩師 師姐
我等無智故, 不覺亦不知,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餘。 今佛覺悟我, 言非實滅度,
得佛無上慧, 爾乃為真滅。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
苦切責之已, 示以所繫珠。 貧人見此珠, 其心大歡喜,
富有諸財物, 五欲而自恣。
請教 恩師 師姊
對 五欲而自恣見解為何呢?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