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險相撲, 種種嬉戲, 諸淫女等, 盡勿親近。
莫獨屏處、 為女說法, 若說法時, 無得戲笑。
入里乞食, 將一比丘, 若無比丘, 一心念佛。
是則名為, 行處近處, 以此二處, 能安樂說。
又復不行, 上中下法, 有為無為, 實不實法,
亦不分別, 是男是女, 不得諸法, 不知不見,
是則名為, 菩薩行處。 一切諸法, 空無所有,
無有常住, 亦無起滅, 是名智者, 所親近處。
顛倒分別, 諸法有無, 是實非實, 是生非生。
在於閑處、 修攝其心, 安住不動, 如須彌山。
觀一切法、 皆無所有、 猶如虛空, 無有堅固、
不生不出, 不動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處。
若有比丘, 於我滅後, 入是行處、 及親近處,
說斯經時, 無有怯弱。 菩薩有時、 入於靜室,
以正憶念、 隨義觀法。 從禪定起。 為諸國王、
王子臣民、 婆羅門等, 開化演暢, 說斯經典,
其心安隱, 無有怯弱。 文殊師利, 是名菩薩,
安住初法, 能於後世、 說法華經。
請教 恩師 師姐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