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七2二(行度無極)

傳舜 說道:
2017-01-03 17:58:18
菩薩有四事法所行清淨。何謂
為四。一曰行度無極。二曰常當遵修諸佛道
品。三曰具足神通。四曰開化眾生。是為四。行
度無極。所可勸助。靡不周普入眾德本。道品
法者。遊于大慈。曉了應時慧之所入。具神通
者。分別人民心念所行善惡之業。化眾生者。
大哀堅固。明識志性之所歸趣
佛告族姓子。何謂菩薩施度無極所行清淨。
謂所可習慳貪之心。皆棄捐之習布施心。已
能放捨壞於貪懿瑕穢之事。興勸布施。一切
所有惠而不吝。彼行施已。而於四事不造若
干。何謂為四。一曰眾生之類無有若干。二曰
一切經法不各各異。三曰所可勸助亦無差
別。四曰志性所施亦無若干。彼何謂於諸眾
生無有若干。不興此念吾當施某不施於甲。
施某福多施甲福少。厚施於某薄施於甲。好
供施某趣施於甲。常當施某時一施甲。親自
斟酌授與於某。不自勞身授與於甲。盡用施
某粗施於甲。此人奉戒斯人毀禁。此人眾祐
斯人寡祐。此人能畢眾祐之德。斯人不能。此
人修正斯人行邪。此人奉行平等之業。斯人
墮落反邪之業。佛言。如是族姓子。菩薩布施。
皆當棄捐如是輩心。修平等志不懷若干。常
念眾生等心應之。而以開化平意識戒。慈悲
喜護無所遺忘。所謂等者。猶如虛空都無增
減。是謂眾生無有若干。佛告寶髻。何謂諸法
不各各異。假使說法而宣平等。亦不念言。
奉修法者吾當與經。不能順法則不授也。若
使普備一切法者。吾當與之。不能具法吾不
與也。欲興道教行法施者。施於凡夫不謂損
耗。施於聖賢不謂長益。又計諸法本悉清
淨等無差特。以是之故所施當等。是於諸法
不各各異。彼所施與供養之具。有所勸助亦
無若干。若布施時不作此念。吾當獲福望於
帝釋梵天人位。不願國主豪尊長者。亦不慕
求色聲香味細滑之法。不志饒財珍寶重貨
眷屬侍從。亦不貪羨五趣生死。所周旋處。不
求聲聞緣覺之乘。敢可所施則用志求無上
正真之道。是謂勸助而不差別。諸可放捨。
  請教  恩師   師姐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
0 unlike | like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7-01-03 20:59:54
行者皆當以無所求心 無所分別  隨緣盡份 行普薩道。
0 unlike | like 0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搜尋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