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因較果乃世俗的識心的慣性的正常。但其實是不明真理。
就像一個減肥的人,他去運動。跑3000公尺,消耗500卡的熱量。覺得效果不過如此。節食,吃減肥藥,用什麼撇步⋯⋯會較有效,因而對運動興趣缺缺⋯⋯
殊不知跑3000公尺表面上是消耗500卡路里,但它能持續提高代謝率⋯下個小時消耗300卡路里,再下個小時消耗150卡路里⋯這樣下去。且運動精神好,代謝佳。就會有滿足感降低食慾,降低對吃東西的依靠。進入減肥的良性循環。
無相的佈施或無量的願行就像運動之於減肥ㄧ樣⋯⋯是進入解脫道,菩提道的良方。計較因果的凡夫,因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沒有般若智慧)所以難以實行。就像很多減肥者去吃減肥藥,用什麼撇步⋯⋯一樣。無有是處。
偏偏福分越薄的人,越無法契入無相佈施無量願行等無為法。因此輪迴不已⋯⋯試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心寬念純,用佛法的知見去面對塵境,可能早早就進入良性循環,走上解脫道,菩提道,菩薩道⋯⋯也就是我們說的早已「上道」!
我們之所以汲汲營營於世間,就是因為觀念上無法與無相佈施無量願行等無為法接軌,導致投出投沒輪迴不已,很多作為都白做工。要人們相信無相佈施無量願行等無為法,就好像要減肥的人相信運動的功效一樣⋯養成運動的習慣,減肥才有希望。養成無相佈施無量願行等無為法的習慣,解脫才有希望!
但是一般人的心(思想模式)就是識心系統。凡事都有對價關係,都有限制障礙的心量⋯因為現實上會吃虧或短時間,看得到的沒有效用⋯從來就不是「無相無量無為」的思考模式,所以累積的資糧很快就捉襟見肘,疲於奔命。凡夫沒有勇氣,沒有信心依佛所說的去做。因為怕吃虧。福分越薄的人越怕吃虧,越不敢做長期的投資(無相佈施無量願行),難有契入正道,走向解脫的一天⋯
四十二章經:『貧窮佈施難』講的不是這世上的窮人;他講的是我們大部分的人⋯無法契入無相佈施無量願行等無為法的人們,在世界海中浮沉的小量凡夫,終究無法上道⋯
千年暗室,ㄧ燈即明。淨空老法師年輕時很窮,他師父教他要拿一部分的錢出來佈施。錢的「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要進入良性循環的模式,才能上道!就像我們看到越貧困的人越早去工作賺錢而沒有讀書,結果反而只賺到蠅頭小利,而不能進入真正財務健全的狀態。我在想我自己就是這樣。
所以讓自己想法不是對價關係的識心運作,才能無住生心,才有機會上道。就像運動的人才有機會保持良好的體態一樣⋯
以後每遇到什狀況,都儘量用「無相無量無為」的模式去做去想⋯
我的想法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