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會有增減,我覺得。因為業報來臨而生心作意,不能接受,可能會因舊業而造新業!也有可能不甘心而使得業報反覆,增加困擾或再造業的風險。我不是真的懂,我是用受傷的傷口來想「業」。如果你很擔心心情不好,那傷口的癒合較慢,或會導致惡化。或是傷口結痂了,還沒乾熟,你就用手去抓它,他就又破皮流血⋯要結痂好幾次才能痊癒。
有法師說業報的情況往往反應過頭。譬如你上輩子欠某人100元,他這輩子來討債⋯⋯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向你討了120元。那他又欠你20元,變成你下輩子要找他討債!如此這般輪迴不停,蹉跎了我們美好的法身 慧命。所以佛陀戒律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不惱害他人」!這樣如果有人欠你,也不要向他討債。如果每個人謹守分際,都不向他人討債,我們就不用再擔心業報了!!
不過這只是理想。遇到業報不能計較。因為因為因緣法甚深,不是我們能了解。到底多受業報或少受業報,我們也搞不清楚。只有放下隨順。作「好佳在」想,甘心受報。
有一位年長生病的長者問聖嚴法師。說他老了又生病,真的想結束生命算了⋯⋯法師跟他說:如果生病就繼續醫治,好好活下去,努力修行念佛!長者不解,認為自己的生活品質很差,很沒有價值!法師跟他說,活著受報就是一種價值!利用受報的同時,修習佛法更有價值!如果你現在不願意受報,那些業還是會繼續跟著你到下一生去!
坊間有許多消業的修法或做法。但佛法說「不昧因果」,我研究了半天好像也沒有一種方法是保證有效的。好像只有 師尊說的『直下承擔』,甘心受報最契理。雖然我沒有那麼有氣魄就接受,還是會念經念咒,緊抱佛腳,希望能趨吉避凶。但心裡其實知道⋯
請教導,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