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消息公告
佛書介紹
佛道學之問答
妙法淨婷回答專區
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妙心回答專區
妙貞回答專區
妙音淨喬回答專區
妙如淨茹回答專區
今日辯經
佛學交流
禪宗故事
經論一卷
經為誰傳
開啟我心
法語合璧
講經堂
修法分享
影音專區
有眾生問答
聯絡我們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註冊
忘記密碼
討論區列表
所有討論
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 沒有說法
傳澈 說道:
2018-07-07 18:08:17
請問 師尊師姐:
金剛經中重複提到佛沒有說法。就凡夫或有為法的觀點來說,佛是說了很多法的,金剛經本身就是佛所說。
沒有說法是說法無定法,不執著於特定的軌則。用盡各種方法不過是為了要放下識性妄執。如果有目標性或被目標所導引即是另生一個妄執。唯有在行持上無盡的努力。包括事上的盡分與理上的隨緣,朝沒有盡頭的那邊而去,不要想自己走到哪裏,才合於「法」。只問耕耘,一問收穫就離開道了⋯
所以佛沒有成佛的問題,只有是否在道上?是否上道?祖師云:『道不可須臾離』,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跟「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是同樣的意思⋯
請教導,合十。
0
|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8-07-08 10:38:24
佛言譬喻 眾生自悟
然也 法無定相 為令眾生自症自醫 放下識性妄執
0
|
0
傳澈 說道:
2018-07-12 08:39:24
「法」的意思,在一般的理解是經過這樣的模式或途徑,會達到某種目的。但佛所說的「法」並不是這樣。佛說的法是讓我們在道上,在道上就是目的,沒有另一個目的可言。譬如金剛經上說: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法得阿那含⋯沒有法得阿羅漢。因為法的傾向只有自淨其意,並沒有這些目標,如果有這些目標在的話,就不是一心在法上,這樣就不是真正修法。所以佛所說的「法」並不是一般人認知的「法」的概念。為了不讓凡夫誤入「法」的概念,所以說「沒有說法」。這樣理解對嗎?
請教導,合十。
0
|
0
傳澈 說道:
2018-07-12 08:50:51
因為眾生本來是佛,沒有成佛的問題。識性導向才有終極目標,真理實相是與無量相契合的。一旦與有限的目標相契就是有所住,就是著相。就離開道了⋯不是一個正念的修行模式。凡夫的見思惑有目標性,有「我」「我所」⋯『法』是世俗諦的意思是連結「我」「我所」的鏈子,所以佛說『沒有說法』?
請教導,合十
0
|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8-07-14 07:49:03
然也 汝所言然也
未有不樂 故唯有極樂
未念之念是後念
前見眾無生
後即可見真如(自己的自己見到自己)
念起自產分別相
切莫取象動功用
眾善焉解如來意
念念相續識真諦
0
|
0
傳澈 說道:
2018-07-15 13:51:51
凡夫不能無念相續。只能行善念,漸次擺脫眾生,心能作主。收攝練習而能空過放下愈自然,最終能達於神速,也就是識心空轉,自化氣,入薩婆若海,也就是即用即寂。也就是涅槃。
我們在凡夫階段,讀大乘起信論,能體會到由「不覺」⋯到無相的四個階段。但現實的練習(或修法)上,不要去想那四個階段,先在念上轉為善,然後能自在做主,連善念也不要讓他停留,讓心能在清楚明白的「淨」中,達到像心經講的「不增不減」,慢慢接近「不動」。或如師尊說的置心一處,了知境界是虛幻,而能空過放下神速(也就是自然)。
久之,就能入道⋯
這樣去做是否正確,請教導,合十。
0
|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8-07-15 19:05:52
然也 入聖道是也
0
|
0
1
搜尋
進階搜尋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