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11(思惟所聞法,遠離取著行。不貪於利養,唯樂佛菩提,一心求佛智,專精無異念。修行波羅蜜,遠離諂虛誑,如說而修行,安住實語中。 不污諸佛家,不捨菩薩戒,不樂於世事,常利益世間。)
傳舜 說道:
2018-12-06 10:38:26
成就諸佛法, 救攝群生眾,
為得大慈悲, 及轉勝法輪,
嚴淨佛國土, 發此最勝心。
一念知三世, 而無有分別,
種種時不同, 以示於世間。
略說求諸佛, 一切勝功德,
發生廣大心, 量等虛空界。
悲先慧為主, 方便共相應,
信解清淨心, 如來無量力,
無礙智現前, 自悟不由他,
具足同如來, 發此最勝心。
佛子始發生, 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 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家, 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 決成無上覺。
纔生如是心, 即得入初地,
志樂不可動, 譬如大山王,
多喜多愛樂, 亦復多淨信,
極大勇猛心, 及以慶躍心,
遠離於鬪諍, 惱害及瞋恚,
慚敬而質直, 善守護諸根,
救世無等者, 所有眾智慧,
此處我當得, 憶念生歡喜。
始得入初地, 即超五怖畏,
不活死惡名, 惡趣眾威德。
以不貪著我, 及以於我所,
是諸佛子等, 遠離諸怖畏。
常行大慈愍, 恒有信恭敬,
慚愧功德備, 日夜增善法。
樂法真實利, 不愛受諸欲,
思惟所聞法, 遠離取著行。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修行波羅蜜, 遠離諂虛誑,
如說而修行, 安住實語中。
不污諸佛家, 不捨菩薩戒,
不樂於世事, 常利益世間。
修善無厭足, 轉求增勝道,
如是好樂法, 功德義相應。
恒起大願心, 願見於諸佛,
護持諸佛法, 攝取大仙道。
常生如是願, 修行最勝行,
成熟諸群生, 嚴淨佛國土。
請教 恩師 師姐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
0

|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8-12-10 10:08:02
入世法不同於出世法
五濁生眾貪慾爭性亦屬正常
倘使ㄧ修行善道者應五濁相而生其心
即該自覺生大懺悔心 大徹大悟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