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1(菩薩修行如是功德,為不捨一切眾生故,本願所持故,大悲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莊嚴佛土故)

傳舜 說道:
2019-01-08 08:55:56
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則能以十種智成熟法故,得彼內法,生如來家。何等為十?所謂:深心不退故;於三寶中生淨信,畢竟不壞故;觀諸行生滅故;觀諸法自性無生故;觀世間成壞故;觀因業有生故;觀生死涅槃故;觀眾生國土業故;觀前際後際故;觀無所有盡故。是為十。.............此菩薩修行信力,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復次,此菩薩修行念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復次,此菩薩修行正見,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菩薩修行如是功德,為不捨一切眾生故,本願所持故,大悲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莊嚴佛土故,成就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相好音聲悉具足故,求於上上殊勝道故,隨順所聞甚深佛解脫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
請教  恩師  師姊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

0 unlike | like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9-01-11 14:28:22
俗人但見己苦 不覺他痛
賢者痛病思痛 不捨他痛
聖者悲慈無心 功德迴向
0 unlike | like 0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搜尋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