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6(無明與行為過去,識至於受現在轉,愛取有生未來苦,觀待若斷邊際盡。無明為緣是生縛,於緣得離縛乃盡,從因生果離則斷,觀察於此知性空。)

傳舜 說道:
2019-01-23 08:46:48
菩薩圓滿五地已,  觀法無相亦無性,
 無生無成本清淨,  無有戲論無取捨,
 體相寂滅如幻等,  有無不二離分別,
 隨順法性如是觀,  此智得成入六地。
 明利順忍智具足,  觀察世間生滅相,
 以癡闇力世間生,  若滅癡闇世無有。
 觀諸因緣實義空,  不壞假名和合用,
 無作無受無思念,  諸行如雲遍興起。
 不知真諦名無明,  所作思業愚癡果,
 識起共生是名色,  如是乃至眾苦聚。
 了達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緣亦復然,
 生死皆由心所作,  心若滅者生死盡。
 無明所作有二種,  緣中不了為行因,
 如是乃至老終歿,  從此苦生無有盡。
 無明為緣不可斷,  彼緣若盡悉皆滅,
 愚癡愛取煩惱支,  行有是業餘皆苦。
 癡至六處是行苦,  觸受增長是苦苦,
 所餘有支是壞苦,  若見無我三苦滅。
 無明與行為過去,  識至於受現在轉,
 愛取有生未來苦,  觀待若斷邊際盡。
 無明為緣是生縛,  於緣得離縛乃盡,
 從因生果離則斷,  觀察於此知性空。
 隨順無明起諸有,  若不隨順諸有斷,
 此有彼有無亦然,  十種思惟心離著。
 有支相續一心攝,  自業不離及三道,
 三際三苦因緣生,  繫縛起滅順無盡。
 如是普觀緣起行,  無作無受無真實,
 如幻如夢如光影,  亦如愚夫逐陽焰。
 如是觀察入於空,  知緣性離得無相,
 了其虛妄無所願,  唯除慈愍為眾生。
 大士修行解脫門,  轉益大悲求佛法,
 知諸有為和合作,  志樂決定勤行道。
 空三昧門具百千,  無相無願亦復然,
 般若順忍皆增上,  解脫智慧得成滿。
 復以深心多供佛,  於佛教中修習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瑠璃所磨瑩。
 如月清涼被眾物,  四風來觸無能壞;
 此地菩薩超魔道,  亦息群生煩惱熱。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導眾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勝聲聞道。
請教   恩師  師姐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
0 unlike | like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19-01-26 08:41:07
然也
究其罪性根源 依教奉行 才能得以解脫繫縛
0 unlike | like 0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搜尋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