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何等為十。佛子。菩
薩摩訶薩。作如是念。一切諸法。無有邊際。不可窮盡。我當以盡三世智。普皆覺了
。無有遺餘。是為第一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於一毛端處。有
無量無邊眾生。何況一切法界。我當皆以無上涅槃。而滅度之。是為第二如金剛大乘
誓願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以
諸佛國土最上莊嚴。莊嚴如是一切世界。所有莊嚴。皆悉真實。是為第三如金剛大乘
誓願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
以一切善根。迴向於彼無上智光。照曜於彼。是為第四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菩薩摩訶
薩。又作是念。一切諸佛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以所種善根。迴向供
養。悉令周遍。無所闕少。然後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五如金剛大乘誓
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見一切佛。聞所說法。生大歡喜。不著自身。不著佛身。
解如來身。非實非虛。非有非無。非性非無性。非色非無色。非相非無相。非生非滅
。實無所有。亦不壞有。何以故。不可以一切性相。而取著故。是為第六如金剛大乘
誓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或有眾生。訶罵毀呰。撾打楚撻。或截手足。或割耳鼻
。或挑其目。或級其頭。如是一切皆能忍受。終不因此生恚害心。於不可說不可說無
央數劫。修菩薩行。攝受眾生。恒無廢捨。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已善觀察一切諸法
。無有二相。心不動亂。能捨自身。忍其苦故。是為第七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未來世劫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盡彼劫。於
一世界。行菩薩道。教化眾生。如一世界。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而心
不驚。不怖不畏。何以故。為菩薩道。法應如是。為一切眾生。而修行故。是為第八
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心為本
。心若清淨。則能圓滿一切善根。於佛菩提。必得自在。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P. 520
隨意即成。若欲除斷一切取緣。住一向道。我亦能得。而我不斷。為欲究竟佛菩提故
。亦不即證無上菩提。何以故。為滿本願盡一切世界。行菩薩行。化眾生故。是為第
九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知佛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薩不可得。
一切法不可得。眾生不可得。心不可得。行不可得。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現在
不可得。一切世間不可得。有為無為不可得。菩薩如是。寂靜住。甚深住。寂滅住。
無諍住。無言住。無二住。無等住。自性住。如理住。解脫住。涅槃住。實際住。而
亦不捨一切大願。不捨薩婆若心。不捨菩薩行。不捨教化眾生。不捨諸波羅蜜。不捨
調伏眾生。不捨承事諸佛。不捨演說諸法。不捨莊嚴世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
大願故。雖復了達一切法相。大慈悲心。轉更增長。無量功德。皆具修行。於諸眾生
。心不捨離。何以故。一切諸法。皆無所有。凡夫愚迷。不知不覺。我當令彼悉得開
悟。於諸法性。分明照了。何以故。一切諸佛。安住寂滅。而以大悲心。於諸世間。
說法教化。曾無休息。我今云何。而捨大悲。又我先發廣大誓願心。發決定利益一切
眾生心。發積集一切善根心。發安住善巧迴向心。發出生甚深智慧心。發含受一切眾
生心。發於一切眾生平等心。作真實語。不虛誑語。願與一切眾生。無上大法。願不
斷一切諸佛種性。令一切眾生。未得解脫。未成正覺。未具佛法。大願未滿。云何而
欲捨離大悲。是為第十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
誓願心。
請教 恩師 師姊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