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如轉輪王,有沈香寶,名曰:象藏;若燒此香,王四種兵悉騰虛空。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香亦復如是,若發此意,即令菩薩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行如來智無為空中。
「[1]善男子!譬如金剛,唯從金剛處及金處生,非餘寶處生。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唯從大悲救護眾生金剛處、一切智智殊勝境界金處而生,非餘眾生善根處生。
「善男子!譬如有樹,名曰:無根,不從根生,而枝、葉、華、果悉皆繁茂。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無根可得,而能長養一切智智神通大願;枝、葉、華、果,扶疎蔭映,普覆世間。
[2]善男子!譬如金剛,非劣惡器及以破器所能容持,唯除全具上妙之器。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非下劣眾生慳、嫉、破戒、懈怠、妄念、無智器中所能容持,亦非退失殊勝志願、散亂、惡覺眾生器中所能容持,唯除菩薩深心寶器。
「善男子!譬如金剛,能穿眾寶。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悉能穿徹一切法寶。
「善男子!譬如金剛,能壞眾山。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悉能摧壞諸邪見山。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破不全,一切眾寶猶不能及。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雖復志劣,少有虧損,猶勝一切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有損缺,猶能除滅一切貧窮。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雖有損缺,不進諸行,猶能捨離一切生死。
[3]「善男子!如[4]小金剛,悉能破壞一切諸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入少境界,即破一切無知諸惑。
「善男子!譬如金剛,非凡人所得。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非劣意眾生之所能得。
「善男子!譬如金剛,不識寶人不知其能、不得其用。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不知法人不了其能、不得其用。
[5]「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銷滅。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一切諸法無能銷滅。
「善男子!如金剛杵,諸大力人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羅延力。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皆不能持,唯除菩薩廣大因緣堅固善力。
「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物無能壞者,而能普壞一切諸物,然其體性無所損減。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普於三世無數劫中,教化眾生,修行苦行,聲聞、緣覺所不能者咸能作之,然其畢竟無有疲厭亦無損壞。
「善男子!譬如金剛,餘不能持,唯金剛地之所能持。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聲聞、緣覺皆不能持,唯除趣向薩婆若者。
「善男子!如金剛器,無有瑕缺用盛於水,永不滲漏而入於地。菩提心金剛器亦復如是,盛善根水,永不滲漏,令入諸趣。
「善男子!如金剛際,能持大地,不令墜沒。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能持菩薩一切行願,不令墜沒入於三界。
「善男子!譬如金剛,久處水中,不爛不濕。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於一切劫,處在生死業惑水中,無壞無變。
[6]「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火不能燒然、不能令熱。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一切生死諸煩惱火不能燒然、不能令熱。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金剛座上,能持諸佛坐於道場、降伏諸魔、成等正覺,非是餘座之所能持。菩提心座亦復如是,能持菩薩一切願行、諸波羅蜜、諸忍、諸地、迴向、受記、修[7]集菩提助道之法、供養諸佛、聞法受行,一切餘心所不能持。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殊勝功德。若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獲如是勝功德法。是故,善男子!汝獲善利!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已得如是大功德故。
請教 恩師 師姊
唯從大悲救護眾生金剛處、一切智智殊勝境界金處而生?,非餘眾生善根處生?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