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一.信心位、即信己之佛性 近善之心念.
二.念心位、能自見情緒之起伏 進而改之.
三.精進心、乃力求圓滿之心.
四.慧心 無擾之心 乃指不自亂思慮
五.定心、能除雜思 條理分明.
六.不退心、順逆之境 處之泰然 不怨於人.
七.護法心 感佛悲慈 心生護持正法之念、
八.迴向心、願眾生能同入佛道 出離苦海
九.戒心、持戒自化 學佛律儀 莊重自性.
十.願心 心有眾生 成全成就.
以上佛書介紹楞嚴經下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