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淨玉回答專區 / 達摩破相論4(六波羅蜜喻若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傳舜 說道:
2023-11-13 10:00:24
問曰:「菩薩摩訶薩由持三聚淨戒,行六波羅蜜,方成佛道;今令學者唯只觀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曰:「三聚淨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無量善聚。聚者會也,無量善法普會於心,故名三聚淨戒。六波羅蜜者,即淨六根也。胡名波羅蜜,漢名達彼岸,以六根清淨,不染六塵,即是度煩惱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羅蜜。」
  
   問曰:「如經所說;三聚淨戒者,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豈不文義有乖也?」
  
   答曰:「佛所說是真實語。菩薩摩訶薩,於過去因中修行時,為對三毒,發三誓願,持一切淨戒。對於貪毒,誓斷一切惡常修一切善;對於瞋毒,誓度一切眾生,故常修慧;對於癡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種淨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諸惡消滅,名為斷。以能持三聚淨戒,則諸善具足,名之為修。以能斷惡修善,則萬行成就,自他俱利,普濟群生,故名解脫。則知所修戒行不離於心,若自心清淨,則一切佛土皆悉清淨。」
  
   故經云:『心垢則眾生垢,心淨則眾生淨;欲得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也。』三聚淨戒自然成就。」
  
   問曰:「如經所說,六波羅蜜者,亦名六度;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今言六根清淨,名波羅蜜者,若為通會。又六度者,其義如何?」
  
   答曰:「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能捨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柔,名為忍辱;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讚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於諸觸慾,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六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若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請教   恩師  師姐
此段見解為何呢?
  合十

0 unlike | like 0
妙雲淨玉 說道:
2024-01-16 10:06:53
自性自度亦同此理
0 unlike | like 0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搜尋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