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上言
何謂無心僅存性?
此段話提問者沒有附上前後文出處或自己的想法
只能以一個修行能可能提問的角度假設來說
或許是已經能自見本性之人
無心 心已不再入外境
卻發現有時心中會無中生有的一些污濁的念、想法(累劫習氣)
以此為前提假設的話
解釋就如二層之說法
若直接按照字面看此提問的問題很多
譬如 無心 何謂無心? (在什麼狀態下的無心? 哪一種角度的無心?)
譬如 性 有乾淨的性 和污濁的性 僅存的是哪種性?
譬如 有同修會以為 累劫習氣不用修? (荒謬)
譬如 看到問題後變成以 一個可能性的說法中在提問
假設提問者自己有問題意識所以提問
在看完 別人給的說法時,勢必會發現自己問題的缺失
然而後面卻提出一個更基本的問題
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
諸位同修
修行 修 行 兩者一樣重要
道理 知易行難
因為只有在行之時 方能真正理解道理只是幫助行的一個基本功
希望諸位同修以後提問可以真正有所疑問 再提出問題
修行不是單純在累積法的經驗,因為佛學本身就無法
要提升般若空智 沒有行 是做不到的